麻油選公雞、白斬挑母雞/冬令進補 台灣土雞最對味

更新日期:2010/11/16 04:11

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/台北報導〕立冬剛過,小雪將屆,冬季是進補的季節,土雞則是最好燉補的食材,但要選對了適合的土雞,才能吃對味!養雞協會建議愛吃藥膳的民眾不妨指名買公雞,因為公雞活潑、好動,脂肪少,不管是做起麻油雞、人參雞或山藥雞等,熬煮出來的雞湯都不致太油;至於母雞則因脂肪多,適合醉雞、鹽水雞、白斬雞。

 

台灣一年生產一億兩千萬隻的土雞,但是一般人並不知道台灣常見的土雞至少有七種,包括紅羽、黑羽、烏骨雞、珍珠雞、鬥雞、閹雞、台畜十三號土雞。其中的紅羽與黑羽,佔所有土雞產量的五十三%與三十九%,排名第三、第四分別是烏骨雞六%、珍珠雞二%。

 

台灣土雞品種多樣、營養價值與口感也不同,以最大宗的紅羽與黑羽土雞為例,除外觀羽毛色澤不同外,紅羽土雞體型比黑羽土雞高,膠原蛋白含量亦超過黑羽土雞,比較適合做成油雞、燻雞、醉雞等冷滷式料理;黑羽土雞則是肉質纖維比較有咬勁,適合用來做麻油雞、燒酒雞等燉煮式的料理。

 

至於烏骨雞適合藥燉;鬥雞、閹雞與珍珠雞最好白斬,才能品嚐肉質原味;台畜十三號土雞適合燉湯。

 

挑選土雞主要在於飼養週數足夠,至於烏骨雞要特別注意,皮色較黑、毛孔粗大、肉質有彈性。養雞協會強調,一般而言,雞農出雞,都會先行謹慎篩選,不過,消費者如果是在傳統市場買雞時,最好還是找熟識的攤商;若到超市、大賣場選購土雞,則要認明有屠宰合格標誌。

 

養雞協會指出,北部消費者喜歡紅羽土雞,中南部偏愛黑羽,閹雞與珍珠雞是桃竹苗客家人祭祀時喜歡使用,屬於地區性消費。其實無論何種土雞,都能做各式料理,只是如果能正確挑選雞種及烹調方式,比較容易品嚐到土雞鮮美香濃的肉質,以及Q彈有勁的口感。

不織布袋 環保購物袋 環保袋 購物袋 帆布袋

禮贈品 織帶 識別證帶 頸繩 手提包

 service@168green-glow.com

台灣綠光-購物袋專家 www.168green-glow.com

電話詢問:02-6608-1133 傳真:02-6608-986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eenglow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